< 返回

汤村庙遗址

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1-09-21  点击量:335

  位于小昆山镇汤村庙村,华田泾和走马塘两条大河汇合处及周围地区。1962年松江博物馆会同上海市文管会在考古调查中发现,走马塘北岸田野里,遍布晋代的陶、瓷片、残石器和砖瓦等。在华田泾河岸,还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灰黑陶片、丁字形鼎足和石刀、石斧、石锛、石镞等。并发现崧泽文化墓葬和西周、汉代水井4座,商、周、春秋战国、晋、唐、宋各时代的文物共78件。汤村庙地处水灾频仍的三泖地区,被发掘的墓葬与水井,是未遭水患冲刷破坏的幸存物。水井是用芦苇竹片加固的直筒形土井,直径1米左右,残深1.5米,在中国早期水井中具有典型性。水井的发现,不但为研究我国早期水井的形制提供了重要实例,同时也证实了当时已经改变了人类生活必须依赖河源的被动局面。1980年与1982年,上海市文管会考古人员对汤村庙遗址先后几次进行试掘,据初步探测,该遗址面积约6.4万平方米,有崧泽文化早晚二期文化遗存。晚期遗存位于深1.34~2.20米的黑土层,在4座墓葬中发现并出土了印纹陶文化马桥类型的三角形石刀、半月形石刀、长方形穿孔石斧、三角形穿孔石犁等39件器物,其中石斧与良渚文化相似,印证它处于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过渡的阶段,随葬陶器经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热释光测定,距今约4860年。从1号墓中出土的石犁,是用板岩磨制,等腰三角形,长13.9厘米,宽10.4厘米,两侧双唇面,夹角73度,中央有一孔,孔径3厘米,在上海地区崧泽文化遗存中尚属首次,也是全国发现最早的两件石犁之一,它的发现证实距今5000年前后当地生产活动已进入犁耕阶段。石犁藏于上海博物馆。
  1977年12月,汤村庙遗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。

 

 

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:021-37656895 联系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沈砖公路4721号

沪ICP备11027303号-1    公安备案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03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