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发布时间:2012-03-29 点击量:11
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横山东侧,一座海拔-87米的深坑近年来颇受关注。
它的存在,集聚了太多的不同凡响,即便把头低得不能再低,依然你会惊叹:当它还是佘山老一辈人口中传说的“大坑”时,便成为几代佘山人记忆中的神奇风景;当它成为著名设计团队图纸中的“水世界大酒店”时,接连获得多个世界建筑奖项,并被国外媒体列为“未来世界十大酒店奇观之一”;酒店还未建成,网上就弥漫了各种价格传说,许多人打听如何提前预订,更有热心者千里迢迢驱车到佘山,只为早些“一睹芳容”……
佘山深坑,正作为松江的一张新名片渐渐远播,闻名世界。
大“深坑”:惊世人工采石矿旧址
3月22日上午,天气晴好。记者站在横山附近的天马山上,向下俯视,一座近百米深的大坑映入眼帘。坑壁四周岩石陡峭,保留着多年的地质面貌。一池碧水不时被微风“吹皱”,偶尔会有几只小鸟飞过,轻点潭水,高空凌过。从高处往下看,潭水显得幽深起来,不禁让人遐想:水底里藏着些什么样奇特的生物呢?
下了天马山,记者一行来到辰花路2号地块项目,想近距离看一下“大坑”。到达目的地时,只见2米高的水泥围墙已经筑起,绕成了一个大圈。门口,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研究施工图纸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“深坑”就在围墙里面。记者朝周围扫视发现,有几间残破的农房还立在周围,周围都是农田,因为久无人耕作,已然杂草丛生。
经工作人员介绍,记者穿过后门,来到水泥围墙附近。踏上一块平台,“大坑”就在眼下了。如此近距离往下望,只一眼内心就被震撼了。“好深的坑啊!”与记者同行的摄影记者边感叹边闪动着照相机镜头。“这个坑海拔-87米,周长有1000多米,大坑是个人工采石矿旧址,1950年开始石材开采,2000年前关闭保留到现在。”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自称姓王,他告诉记者:“我们家以前就在这附近住,那会儿还有人在这里采石。大人经常会叮嘱家中的小孩,不要往坑附近跑,以免不慎掉下去。现在周边都拆迁了,原先住的居民都搬走了,这里几乎没什么人住了。”
深坑里的水是怎么形成的呢?“过去是采石场的时候,里面也会积聚些雨水,由于积水会影响采石工作,就定期会有矿工把积水抽干。2000年前关闭采石场后,雨水就积在坑里,一晃十多年过去了,日积月累的雨水就形成了碧绿的潭水。前不久有施工人员还发现,水里有大鱼呢!”老王笑着弹了弹烟灰。
大创意:深坑建起水上大酒店
“佘山人都知道有这么个大坑,当地人都把这块地当宝地。采石场关闭前,区镇两级政府都重视深坑的保护工作。当时很多人认为,深坑是个极好的资源,一旦利用起来,对佘山乃至松江的影响不容小觑。”3月23日上午,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副主任高国相在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高国相介绍说,早在2001年,原国家旅游局规划司司长、有“中国酒店业教父”美誉的魏小安先生在松江各个景点转了一圈,后来被这个大坑吸引住了。他当时就认为这是独特的旅游资源,建议做旅游产品开发。不久后,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来我区考察,对天马山深坑“一见倾心”。此后我区和世茂集团就天马山深坑达成合作开发意向,并对该地块加强保护。
“利用采石坑资源来做特殊景观设计,深坑并不是唯一的例子。在佘山,有许多采石场旧址,在高尔夫球场建设时,就有设计者利用采石坑而使得场地更具有跨越感;在辰山植物园内,也有知名的‘矿坑花园’获得过中国建筑传媒奖。而海拔-87米的深坑最大也最深,设计师将其利用来造下沉式酒店,确实令人感到震撼。”高国相表示。
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凯文·科斯特纳(KevinKostner)在1995年拍了一部《未来水世界》的影片,而深坑酒店的设计方案一出,看过的人爱慕得将之冠名为“水世界酒店”。在美丽的松江横山东侧,这座19层的五星级酒店与传统的地质构造“貌合神离”,建成后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下沉式酒店,并有望成为世界上人工凹坑海拔最低的酒店。曾经设计过不少诸如迪拜酒店等案例的设计团队Akins一举设计的“松江水世界酒店”获得未来建筑大奖,被业界誉为“未来十大豪华酒店奇观之一”。更有专家认为,其“自然”设计理念已经前瞻到了22世纪的建筑。2007年意大利《侨报》盛赞“深坑酒店”在建筑设计方面别具一格,是有影响力的建筑。
“从酒店设计到规划审批,许多方面都在面临‘吃螃蟹式’的突破,很多问题都是我们之前没碰到过的,而且并无任何案例可以参照。比如消防,一座下沉式酒店的消防安全如何保障;比如污水排放,我们都知道寻常建筑的污水都是从管道向下排放,而深坑酒店需要将污水自下而上抽上去排放;再比如抗震性,周围的岩石是否抗震性强,如果岩壁抗震性强,那么依它而建的酒店建筑抗震性如何。这些前期工作量都很大。”当被问及酒店施工日期为何一再后延时,高国相坦言。
大智慧:以点带面串起旅游链
“深坑酒店总投资为20亿元,已于去年底开始施工,目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正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拍摄。预计该酒店及体验式购物中心将于2014年中开始营业。”高国相透露。根据设计规划,这座五星级酒店的主体建筑在功能上包括:酒店大堂、会议中心、客房部分、娱乐餐饮以及后勤服务。
客房部分,将套房和总统套房设置在负1层、负2层(低于地平面的第一层即为负1层,最底一层即为负19层),以争取最好的景观视线;水下部分,将利用“水景”资源布置水下情景客房;而中部则以标准客房为主;在空中花园方面,“室内叠瀑花园”不仅是绿色自然建筑设计理念在室内的体现,也是提升酒店室内硬件品质的主要手法之一。融合特有的崖壁的自然资源,结合瀑布的概念,在室内形成两个天然花园,不仅在形态上完美地结合了室外层层跌落的空中花园,也为室内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,以求室内外的渗透和贯穿;“云雾水景花园”位于主体建筑南翼负16层,设计在此处旨在创造一种薄雾以及小水流流过岩石的景观,窄小的水面上配备自然的水生植物,为整个中庭创造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,同时为热带植物在此间的生长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生长环境;而“隐水花园”将充满热带花园的风格,结合水面景观,设置在负17层,意图创造一个坐落在生动的自然山谷里的酒店花园,与建筑的空中花园主题相呼应,设计在每层的阳台上种植悬挂式的特色热带植物,形成立面上的一个植物瀑布。而与这些对应的大型景观瀑布,从相同高度的悬崖上垂挂而下,两个元素相配合,在酒店中庭中构成了一个壮观的景象。此外,可抗9级地震的抗震性也成了人们的期待点之一。“除了几家大型酒店,还有一批经济型酒店从高、中、低不同层面满足客户需求,会务经济将形成产业链。此外,佘山还将注重集镇与旅游度假区的联动发展,让旅游业的繁荣惠及百姓,带动集镇经济发展。”高国相说。
对于如何推动旅游业发展,高国相说:“一个城市是需要更加丰富的‘空间’的。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正在为丰富上海的‘都市空间’做着更多努力。”他告诉记者,“这个空间就应该有文化空间,松江有‘上海之根’的美誉,有着穿越千年的文化积淀;有生态空间,九峰十二山除了为上海都市提供一片绿色之外,其生物多样性有着更为深刻的生命价值和意义;有功能空间,实至名归才是根本;有心灵空间,人为什么要去旅游?心灵与自然契合,享受独特的心灵空间怕是每个人追寻的哲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