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返回

最是庇荫在佘山

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3-04-03  点击量:3

  烈日当空,山外暑气逼人,此时多么幻想山中“静听水声真活泼,饱看三色自清凉”的惬意美景!

  所幸有佘山的茂林修竹,此时缓步上山,两旁浓荫蔽日,山风习习,环境幽雅,果然是理想的避暑胜地。

  难怪古人早有先见之明,择山而居,正如一代名士施绍莘所述:“居山中,雨不出,风不出,寒不出,暑不出;贵客不见,俗客不见,生客不见,意气客不见,惟与高衲羽流相知十数人往返。”

  今人羡慕之余,也生感慨,既厌城居之嚣繁,又难舍其现代时尚,既喜闲适之清幽,又无奈难觅桃花源。

  只能想象施公饭时敲木鱼喂鸟于散花台,春时携酒小酌,教小童歌咏,弄箫拨弦,或与名隐聚乐;游峰泖兴尽,则合门高卧;逢贵势强客求访,令小童婉谢:“顷方买花归,兹复钓鱼去矣。”

  果不失号峰泖浪仙!

  脑海中还在索寻施氏精舍的遗址,今人似可借助施氏的扇形视线,找到西佘山东北侧山腰的风景扇柄之锁骨处。原来此处是西佘山眺望风景的最佳点!顿释施氏不挑南坡而拣北麓筑居的疑问。

  桃花源不就在眼前吗?!

  疏篱繁荫之间,细柳平桥通往竹外,而纯竹正绿,直觉连向东佘,万竹拥翠,翠色环覆。

  佘山有景,景在月湖。

  有屋临水,名曰“秋月舫”,水月摇窗,风簧成韵,留客品茗,坐看舫下是水,水上是柳,柳外是山,山中是竹,万斛绿涛,势欲浮屋。

  畅想更作一钓船,风日和美,一叶如萍,半载琴书,半携花酒,泛舟月湖,徜徉于山水之间,往日劳作辛苦统统抛于脑后,暂享片刻安宁。

  心中有水,水在心中。心静自凉,清凉在心。耳边缭绕起龚一老师弹奏的古琴曲,丝丝缕缕,使人“西窗竹荫下,竟日有馀清”,心生平和。

  今人其实也有欣慰,如此清心澈骨荫荫美景,近在眼前,触手可及,又岂能空叹!?

  佘山又岂是小小一座山?她不只是松江的佘山,更是上海的佘山,都市人心中向往的宁静安逸,只须随着沪青平高速公路佘山出口,一路顺达。九峰三泖之间,东西佘,尤为山水结聚处,而沿途采蓝萦带,屈曲柔妩,轻和淡荡,似一隽人,山泾涨腻沦涟,周遭于两佘之间。

  今人更是嗟叹,如此旖旎景色,都市人千万莫错!徘徊于理想与现实,往返于都市与乡村,流连于山山水水,且当释放心灵的空间,让生命来个深呼吸,时时感受美好生活!

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:021-37656895 联系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沈砖公路4721号

沪ICP备11027303号-1    公安备案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0362号